首页 | 高级工艺美术师推荐 | 紫砂工作室 | 论文阅读 | 陶刻 | 紫砂文化 | 雕塑小品 | 制壶 | 人物访谈 | 紫砂名家 | 泥绘 | 茶文化 | 视频
新作推荐 | 大师传人 | 诚信企业(五星) | 行业动态 | 工艺师 | 精品展示 | 企业信息发布 | 会员单位 | 其他工艺 | 产品防伪查询 | 联系方式
锟斤拷锟斤拷锟侥讹拷
潜洛紫砂器窑址的新发现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潜洛紫砂器窑址的新发现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徐立

潜洛,地处蜀山之北、氢河之旁,解放前是蜀山到宜兴县城的必经之地。据宜兴县志记载:"潜洛历史上一直是普通紫砂茶壶的生产地,与上袁村齐名,并被称为'艺人之乡'。"近年来一直是生产大众化紫砂茶器的基地。

     2005年8月,潜洛大队部旧址的大厂房内改建窑炉。为了重建窑炉的基地,在水泥坪地上开掘了一个长3.9米、宽3.0、深1.6米的大坑[见照片1];其中发现了大量的紫砂器碎片及一件残器,并有大量的匣钵残片,俗称"掇罐"。在坑底东面挖到一段用匣钵残片垒砌起的残墙,俗称"掇罐墙"。【照片2】此器将其称为紫砂,是根据我们多年从业的经验及出土的器物身筒碎片、附件如流(嘴),把柄和碎片的泥料等等。据周边老人回忆,解放前此处为潜洛的旧窑址,犹如一座小山,东西、南北向各卧一条龙窑,大坑刚好处于东西方向的龙窑的窑梢(窑屁股)。后龙窑弃之不用,老百姓用它的黄石、碎石土砌屋填地。慢慢地将小山夷为平地。(附图1)

    根据"掇罐墙"的墙基分析,此坑底已接近原先窑址的始建基准面。可以判断此次发现的碎片堆积层属于该窑址的早期堆积层。

    此次窑址发现的碎片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类:

    (A)流(嘴)【见照片3】 流的形式只有一种"直嘴"。根据断面可以肯 定,此时已采用了"通嘴"的紫砂特有的成型工艺 (即所谓的无缝管的做法)。从嘴的单一做法可以 说明该窑址的产品还是属于早期紫砂器皿,产品 的品种比较单一。

    (B)把(鋬)【照片4】主要分为弧形直把、直形横把及残器上的提根据出土的把段可以看出,当时搓泥条做把的工艺相当成熟,器皿的大小相差很大,最大的直把有17厘米Q照片51,小的直把有7厘米Q照片6}其工艺较粗糙。直形横把长约为7厘米,粗4一5厘米,用类似通嘴的工艺做成,胎薄只有2毫米与现在砂锅、药罐的横把相类似。【照片7】提梁的做法也相当娴熟(具体见后文),从巴形的变化可以说明当时已开始追求器物造型变化。

    (C)盖、盖点【照片8】

     以平盖为主,并且有圆压盖出土。

     圆压盖用两块泥片虚合而成,再上子口,挖空坐片,与现在压盖的工艺大致相似,但工艺粗糙。根据原先紫砂历史作品图片比较,该圆压盖与明末清初茶壶的盖子相一致。其中圆压盖的最大直径为13.5厘米,小的残片估算直径也有10一12厘米。由此可见,压盖式茶壶的体积相当大。【照片8,9】

    平盖以一块圆泥片上一道简易子口为主。其子口的做法已成梯形,与现在的做法相似但工艺简单、粗糙。{照片91用子口的成形工艺与"吴经提梁壶"相比较,"吴经提梁"的子口为平盖上加十字交叉形泥条,还没有圆的梯形子口,故说明平盖的器皿应晚于明代吴经提梁壶。特别有意义的是在平盖上发现了模糊不清的印鉴,说明当时已有窑户在产品上作记号的习惯,可能也是早期印章的由来。平盖最大直径为巧厘米,小的直径也有9厘米,从盖的大小可以估算出当时该式样紫砂器的容积相当大。【照片10、11】

    盖点【照片9、11】

     压盖以园形轮珠为主,平盖以圆柱为主。盖点的圆正度相当好,说明当时成型时可能转盘已能谐熟地使用。

    (D)身筒

    身筒有直身筒与圆身筒【照片12】

    直身筒:用泥条镶成圆筒,套用内模成形。{照片13〕泥条接缝处没有处理,保留内接泥条头缝,与我们目前所知的明代早期紫砂器的成形法相类似。从身筒残片可以看出,暗假底的做法已成雏形。l照片【14】

    圆身筒:【照片15】从土坑出土的大量圆形身筒残片、尺寸、大小不一,根据残片可以估量出最大的圆身筒达到直径为20一22厘米,造型基本相一致,其中一件较完整(见后文)。从残片的数量之多可以判断:当时一段时期内,该窑址主要是生产该类紫砂器,并具一定规模。

    (E)匣钵 俗称"掇罐',。匣钵的残片数量较多。从其中残件上可以看出,匣钵上有修补并反复使用的痕迹【照片16】。这可以说明当时烧窑技术已相当成熟、专业,并且有一定规模来生产紫砂器。  

    从匣钵的材质看,与蜀山清代、民国紫砂窑所用的匣钵材质相类似,根据行内人士的称谓叫做"粗缸泥"。也就是做"大缸"的粗泥,人称黄龙山的甲泥。从其用量可以看出当时黄龙山的泥料开采已具有一定规模。甲泥的大量开采也为紫砂泥的精炼提供了基本条件。史料记载时大彬时期"诸土色亦具足。"从出土的几件可据可考的时大彬的茶壶看,明代紫砂壶泥色也确为丰富。

    (F)提梁砂器的分析【照片17、18、19】

    (1)器形:提梁圆形砂器,见剖面图
    尺寸:高15厘米、围16厘米
    容量:l000CC
    薄胎:胎壁只有2毫米厚 

     (2)泥料:暗红色,有白色土浸,泥料较细腻,胎表隐约有颗粒泛出,与出土的明末清初的紫砂器泥色相似,与我们业内所认定的早期紫砂泥色相一致。故而我们认为该紫砂器应属于早期紫砂器。从器形上看它应属于煮茶、水之类的器皿可以初步认定它是紫砂茶器。

    (3)制作工艺身筒由两段泥条相接,每节圆筒用类似生产粗缸罐头的内模【照片20】作内衬而成。再用脂泥连接成一体,腹中下段泥条尚留有一段;在下段身筒的上部泥条已有简单的拍打使之弧度向内 收敛的痕迹。底部泥片用虚沱隆起一定弧度(与白绿 货罐头的底相一致)【照片21】此砂壶的特别之处在(照片21)于:底部装圆锥管,另一出口置于身筒侧面【照片22,23】。提梁的做法类似于吴径提梁壶。从金属煮水器仿制而来,巴捎有琢磨的痕迹,胎表也有竹工具留有的"竹丝"痕迹。从相同器皿的盖残片看,该提梁茶器的盖为平盖,在一片凸起的泥片上加一道简易的圆形子口,以保证盖子不从壶体上脱落。从吴经提梁壶盖的十字交叉到圆形子口的出现,这也说明该器的生产期应晚于吴经提梁壶。

    据周容《宜兴瓷壶记》记载"供春更研木为模,时(指大彬)悟其法则又弃模……""研木为模"是宜兴粗陶做缸瓮所使用内模的成型法,而时大彬悟透了供春制壶的成型法则,就弃去了内模成型法,创建了沿用至今的紫砂全手工拍打成型法。而根据目前出土的、有据可考的大彬款茶壶看,也完全证实了这一说法。同样,从出土的"昊经提梁壶"看,在其腹中留有镶接的痕迹;也就是使用了粗陶的内模成型法。而该紫砂器也是使用了内模成型法。工艺精确度不高,较粗糙,表面也没有使用牛角明针的痕迹。但从大量的相类似的碎片看,它是大量地专业生产,手法熟练。因此从制作工艺上来讲,它是符合紫砂器初创期的工艺,是"吴经提梁壶"到时大彬成熟期或时大彬推广拍打成型法工艺之前生产的。也就是明末清初民间大量生产的紫砂器。

    (4)功用分析

    我们从前面介绍已知道,该紫砂器胎只有2毫米。柄制成提梁,下段造型呈锥形,又底部隆起,并加设一锥管,通至壶体侧面。造型独特,现紫砂造型中已罕见。据日本天保二年(1813年)刊行的《茶说图谱》中记载,在煎茶的茶器中该造型的器皿应叫汤姚l照片24,25是放在茶炉上用来煮水的 (diao):辞源中记载指有柄有流的小型烧器,又名穿心吊。《茶疏》所谓必穿其心,令透火气者也,沸速则鲜嫩风逸,沸迟则老熟昏钝、兼有汤气。按挑,其底挑起,故名"焉与"。同时,我也在其图谱找到了绘有类似"穿心"的茶壶简图Q照片261。现在从出土的紫砂残器的功用、造型看,其完全符合图 谱中"姚"的解释,而根据我们日常生活经验,紫砂的胎越薄, 放在火中烧烤、煮水时越不容易炸裂,且传热更快,而此器的 薄胎也恰恰证明了它是用来煮水的。同时,其内层残留的一 段泥条不适合清洗,也证明了它不是放人茶叶或中药来煎煮的。照片【27】

    另据《茶疏》记载:"茶挑以锡为贵",而金属制品非一般 民间人士所用。明末又有好茶之风,"从荤下延至民间母舍, 无家不备茶具以待过客也。"茶钦蔚然成风,砂质茶挑也就有了市场需求,从出土的大量碎片也就可以证实这一说法。

    又从《茶书大全》考证,明末万历年前,茶书中多提到煮水器为挑;其中又以许次纤《茶疏》为准。但明后期至清初的茶书中已不采用"桃"了,而直接使用时壶(时大彬的茶壶)来煮水冲泡。如《茶解》中记载:"注:以时大彬手制粗沙烧缸色者为妙,其次锡。"这也是茶道从煎茶道向冲泡法过渡的一个佐证。而我们现在看到的《茶说图谱》,则完全保留了明末清初中国隐元和尚传到日本的煎茶道仪式。隐元禅师也带了两把时大彬的大壶(其中一把高达19.3厘米,另一把高为14.5厘米)更可喜的是现今日本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该派的煎茶一黄宗派。

    从以上的说明证实了这次发现的紫砂残器,应晚于"吴径提梁壶",而在时大彬制壶成熟期前,或他在推广拍打成型法前,也就是明末清初时期,它的名称应叫"姚",是明末清初煎茶道中所使用的煮水器。

    (G)潜洛窑址发现的意义

    从泥料上看,碎片以暗红色为主,泥料细腻中夹有粗细不一的颗粒,而烧成温度已达到1100度。从大量碎片的颜色与残器的颜色一致看,说明当时泥料的加工已有一定的专业的水准。从把的泥料中掺有黄色颗粒及一件黄色茶把看,当时的泥料已有变化。周高起的《阳羡茗壶系正始》中记载,在明四家"自此以往,壶乃另作瓦击囊闭人陶穴,故前此名壶,不免粘缸坛油泪。"而大量的匣钵出土说明该窑址的生产已成规模且专业,而砂器上又没有"缸坛油泪",那么该窑址生产紫砂应晚于明四家,也就晚于"吴径提梁"壶。

    从上面残器"姚"的分析可以说明,该窑址的生产早期是在明末清初,也就是紫砂器初创期到时大彬成熟期之间,主要生产的是寻常百姓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饮茶、煮水的红色砂器,也就是早期紫砂茶器;从中说明了当时紫砂陶生产已有了一定的基础,也为时大彬等名家的出现,作了最好的铺垫。同时盖点为轮珠式的压盖的发现,为在各地经常出土的明代早期茶壶找到了生产出处。

    该窑址的发现填补了紫砂历史上明代早期窑址的缺失,而茶器碎片、茶壶的附件的出土,也为以后鉴定明代早期紫砂茶壶提供了依据。更重要的是此"茶姚"的出现,为宜兴紫砂乃至中国茶道的发展史补上了重要一笔。

关闭窗口
艺师查询
您的姓名:
艺师级别:
新作推荐
·郑裕阳 《静观罗汉》
·罗燕妮《洋桶》
·吕伟《汉方》
·王潇笠《和合二仙》
·佘燕敏《六六大顺》(全手工)
·范泽君《汉方》(全手工)
·徐小平《水木清华》(全手工)
·华建《方钟》
·李寒勇《禅钟》
·王耕兰《竹钮》
其他工艺
·什么决定紫砂壶价格
·宜兴紫砂壶花货艺术的演变
·摹古在宜兴紫砂壶上的价值
·紫砂壶的审美哲学:骨与肉
·紫砂壶竹节形的发展与演变
·紫砂壶现代工艺的新形器
·纯正紫砂壶与化工壶的区别
·紫砂壶泥料造假的几种表现方(形)式
·宜兴紫砂壶的泥质与泥色特点简述
·紫砂壶的五大独特之处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中国紫砂专业人才杂志 | 项目合作 | 联合会领导 | 理事单位 | 广告投放 | 免责声明 | 收藏本站 | 设为首页

版权所有:紫砂专业人才库、紫砂工艺美术师网  All Rights reserved  

    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西三旗建材城西路28号

    工信部备案(冀ICP备20013953号-1)